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海关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始终践行“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当前智慧海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AI智能审单系统覆盖率已达97%,CT智能审图设备普及率达到92%,整体通关时效较2017年提升超过60%。这些成果不仅强化了国门安全防线,更为RCEP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数字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海关也面临着传统安全风险与数据跨境流动、绿色规则等新挑战。
在此背景下,智慧通关科技与装备博览会(原海关博览会)将积极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围绕“科技守护国门安全”和“创新驱动贸易发展”两大主题,全面展示智慧海关建设成果。展会将以《“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为指导,重点展示包括智能审单系统、智能查验设备等在内的成熟技术应用,同时前瞻性探讨量子加密、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发展方向。通过汇聚政府部门、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自主可控的智慧海关技术生态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通关科技与装备博览会(原海关博览会)是目前唯一面向海关系统内外,聚焦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和监管服务的专业展会,也是集产品展示、成果交易、论坛交流、招商合作等为一体的顶级行业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往届关博会由中国海关传媒中心主办,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智能海关建设展开,展示了先进科技设备和解决方案,包括智慧海关监管系统、智能卡口技术、无人驾驶集装箱技术、5G口岸人工智能检查等。福州海关、青岛海关、盛视科技、同方威视、青岛海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通讯、海科中心、华大智造、中国航星等近百家企业参展,受到展商及行业内人士广泛好评。
2025智慧通关科技与装备博览会(原海关博览会)向更加专业化、国际化、高质化的方向迈进,将集中展示高新技术和产品在新一轮通关便利化大趋势下的场景应用,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与海关监管服务的融合发展,为科技赋能智慧海关建设提供生动案例、指明发展方向。博览会将邀请安检系统与设备类、警用装备类、通关信息技术类、计算机通信类、办公设备类、检验检测类、电子政务系统类、供应链管理类、仓储物流相关企业参展,共谋合作与发展,共建海关与社会、行业及企业间对话交流与互动协作的平台,深入推进“三智”建设,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安全,共享海关建设成果。
展会功能定位
(一)政企对接--口岸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及科技装备供需对接平台
建立口岸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化及科技装备供需合作窗口,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应用水平,深度推进口岸基础建设与管理服务智能化,打造世界一流的口岸营商环境。
(二)关企对接--智慧海关与信息化及科技装备企业合作对接平台
紧紧围绕智慧海关建设实际任务,汇聚行业知名企业与顶尖技术产品,加强海关与优质供应商间的交流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大平台、微服务、小终端、富生态”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统筹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技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
(三)企企对接--外贸(贸易型、生产型、服务型)企业通关信息化应用供需对接平台
搭建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间交流合作平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形成进出口贸易生态闭环,支持做强做大一般贸易,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主题论坛与同期配套
主论坛:对话世界 智迎未来高质量发展
分论坛:
1.前沿科技助力智慧海关建设(拟);
2.海关国产仪器技术创新交流会(拟);
3. 跨境疫病智能防控与生物安全技术创新峰会(拟);
4.口岸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全息监测发展论坛(拟);
5. 新型固废鉴别与再生资源质量评估技术大会(拟);
6.高敏违禁品智能识别和新型走私品检测技术大会(拟);
7. 口岸新型违禁品智能快检装备发展论坛(拟);
8. 智能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创新峰会(拟);
9. 海关高端质谱和检测装备国产化论坛(拟);
10. 口岸绿色低碳检测技术论坛(拟);
11. 绿色通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拟);
12. 智慧海关与数字化转型高端论坛(拟)。
特色同期:
1.关务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2.海关之声现场全程直播。